2023考研报名率低曝光(2023考研报名攻略有哪些)

作者头像
风月
回答于 2023-07-29 15:03:00 阅读 744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考研报名总人数逐年增长,但增幅相对稳定,考研虽‘热’,但没有‘过热’。”

4月16日下午,新东方(NYSE:EDU)发布《2024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考研项目总监李琳发表上述观点。该报告统计了800多所招生单位数据和近5000份问卷、超300小时面谈的用户调研。

李琳认为,当社会各界对考研关注度越来越高时,一些以制造焦虑、博人眼球的虚假信息也开始出现,让很多考生难以正确看待“考研热”现象,在决定是否考研、选择考研目标院校或专业时,难免出现偏颇。

客观来看,随着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规模连年扩大,以及疫情期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考研,二战及在职考研群体客观上也加剧了考研热度和上岸难度。

《白皮书》统计了近十余年来的官方数据,2010-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从141万人增长至474万人,14年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为9%,基本与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规模增长率一致。

其中,2023考研报名人数增长率为3.7%,系过去8年最低,较2022考研报名21%的增长率,呈现明显放缓的趋势。

李琳介绍,此次《白皮书》的编纂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即通过统计真实报录比,来厘清考研到底难不难。与整体报录比不同,真实报录比的计算减去了研招硕士推免生和博士生的数量,能进一步体现考研的竞争压力。

2022、2023考研的真实报录比分别约5.6、5.7,这意味着,约每六位考生报名最终会有一个人上岸成功。

《白皮书》预测,对于2024、2025考研生来说,每一年的报名人数虽然会有变化,但招生规模也在同步扩大,考研上岸的整体难度不会出现突变。

“考研到底难不难,还要看具体报考的院校、学科门类、专业类型。只有数据分析的颗粒度不断降低,才能进一步接近考研的真相。”李琳表示。

针对网传名校保研率达70%甚至80%,新东方通过统计各招生单位官方公告汇总发现,2022全国硕士统考招生名额约75.2万人,全国研究生总招生名额124.2万人,留给统考生的招生名额占比为67.9%,保研生占比实际不足四成。

专硕统考报名增长率大大超过学硕。

学硕主要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专硕主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白皮书》显示,2023学硕统考招生名额同比增长2532个(不含保研生),增幅为0.9%,专硕统考招生名额提升7713个,增幅为1.6%。专硕在总招生人数中的占比稳步提升,2021年专硕招生占比已达61.8%。

这与专硕招生规模的扩大呈正相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提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预计未来数年专硕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

从学科门类来看,2023考研中,艺术学、哲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以及工学门类下,留给统考生的学硕名额同比下降;法学、医学、理学、历史学、农学、经济学门类的学硕招生则呈现上升趋势。

《白皮书》建议,因2023考研学硕统考招生已不足30万,考虑到学硕未来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定位,保研名额一定程度会向学硕集中,因为专硕可以成为未来统考生报考的重点方向。

近两年,“逆向考研”也成为考研热门话题,该现象是指考生选择综合实力及排名不如本科就读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单位作为考研目标。

然而,新东方调研发现,在2023年考研学员中,“逆向”报考的学员占比仅为19%,81%的学生仍将同等水平院校或者更高层次的院校作为自己的考研目标,

“‘逆向考研’很可能是个炒作出来的概念,仅代表少数考研生的选择。选择‘逆向考研’的同学,并非一味逃避竞争难度。”《白皮书》表示。

“逆向考研”排名前三的原因分别为:41%的受访同学会把学校所在城市作为首选考虑因素,方便未来就业;33%的同学会认真比较专业排名,选择学校排名偏弱、但专业排名靠前的目标;还有26%的同学在弱化学校层次影响的同时,更加关注导师水平。

当然,也有一些“逆向考研”学生表示:“更看重理性分析、稳妥上岸,学校层次不重要,拿到研究生学习机会最重要。”

白皮书预计,“二战”或在职考生群体占比还将继续增加。

对在职人士而言,考研的重要原因是为了获得更为理想的职业发展。仅从薪酬维度来看,各主要行业拥有硕士学历的研究生,起薪较本科毕业生有明显优势,硕士学历薪酬回报率均在25%左右。

此外,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在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时最关注“跨考专业的专业课考试难度”,最担心的是在复试阶段可能存在“跨考歧视”;选择跨城市考研的学生,更倾向于在高校所在城市就业和定居,因此院校所在城市的文化和气候等均为重点关注因素。

“学历、文凭当然重要,但并不是一锤定终生,是你在此基础上发挥的能动性让你与众不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发布会现场表示,读研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声明:图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网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