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早熟题”引争议(23年中考选择题争议)

作者头像
王梦
回答于 2023-07-29 15:58:13 阅读 606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在于思辨。以前,我们学的很多知识都采用灌输形式,背诵大于理解,刷题大于思考,所以就造就了“记忆取胜”“刷题为王”的教育之花。

种什么种子结什么瓜,没有素质教育的提升,很难让由此取得好成绩的大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大学生活。每一年都有万千学子梦想成真考入理想的学府,但我们也不要忽视一个环节,每年高校的退学率也居高不下,甚至考试挂科、毕业不合格无法毕业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重庆2023中考出现“早熟考题”,考哭一片学生:我还是个孩子

2023高考过后,紧锣密鼓的中考就在各个城市陆续开始了。重庆市今年的中考比大多数城市来得都要早,也吸引了很多考生家长和热心群众的目光。

中考在以前来讲,远没有高考重要,原因在于,高考的结果直接决定学生能上哪所大学,未来从事什么职业;而中考往往只是重点高中与非重点高中的选项,而且根据考生意愿,也可以通过自费、报考合作校等进行“自由裁量”,所以,考上高中基本板上钉钉,自然也就不存在太大的压力了。

2022年,中考教育改革开始试点,仅有一半初中生能考上普高,剩下的一半只能进入中职学校,一条路有无限发展潜力,另一条基本决定了未来走势,作为家长,肯定是想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所以中考的热度骤然提升。

近段时间,重庆市2023道德与法治中考题,出了一道“彩礼题”,列出:“彩礼是一种过时的习俗,应该被取消”和“彩礼是一种婚嫁风俗,不应该被取消”两种观点,考题要求考生选择一种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并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法治中国的相关知识,就如何解决彩礼问题提出建议。”

此事引起不少争议,有考生因为不懂“彩礼”为何物,答不出来,走出考场后崩溃大哭,对“早熟题目”和“超纲考题”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止。

考题具有现实性,家长应理性对待

“连早恋都不可以,孩子哪里懂彩礼的事儿啊?”很多人理解孩子的崩溃,认为这个题目,孩子还没到理解的年龄,别说彩礼,连对“钱”的概念都知之甚少,哪能答上这道题啊!

舆论的热度逐渐提升,让很多雾里看花的群众也加入进来。

不得不说,这是一道很有现实针对性的考题,不同于书本上的绝对真理,“彩礼”本身就十分具有话题性,而且在多年的激辩中也没分出个输赢,这题真的超纲吗?

有网友直接指出,只要认真看过法治课本的同学,就不会对“彩礼”一脸懵,因为“彩礼”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在法制课本中详细介绍过,至于超纲的说法,很明显是传统的语文教育概念,并不适合当下的情形。

也有人从常识上理解这道题的用意,虽然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学生不应该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学习理念,早已不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了。如果长期不关注时事,丧失了解读现实的能力,长久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网友们各抒己见,展开了许多关于学习的话题,当然也包括素质教育的转型话题,很多人反对这样的转变,毕竟孩子还没到理解这类问题的年龄,强行输出会导致部分学生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这种问题,造成发挥不佳,最后考不上高中。

也有人赞成这样的考题,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离不开新旧思想的碰撞,更包括知识面的拓展,如果没有发散思维的想法,将来难成大器。

写在最后

笔者认为,这样的考题应该越多越好,教育改革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实践的真知就来自实践本身,每个人都不能摒弃实践做真空里的实验,脱离了思考的学习,注定达不到理想的高度。

“彩礼题”具有一定前瞻性,考题本身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在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加以评论,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诡辩,只要能说出道理,经过大脑分析写出的答案,相信都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我们的教育已经闷在屋子里太久了,是时候打开天窗,嗅一嗅广阔的天地了。

我们的学校培养人才,更精准的方向应该是启发智慧,而不是押题刷题,现实的考题远比考场上要复杂得多,适者必先有了认识,才能找到解题的方向,否则,仍旧会陷入认知以内的循环,永远走不出来。#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今日话题:你对中考出现“彩礼题”怎么看?

(图片均来自网络)

声明:图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网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推荐